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

金銀花 | 經典產品簡覽

「亞洲金都」
是九份淘金歲月短短七十載的璀璨標記
短短七十載的璀璨標記
鼎盛時期各行各業進入小山城
地狹人稠,沿著山坡搭建屋舍
形成特殊的聚落樣貌
「小上海」、「小香港」的稱號
更反映了當時的風華

九份茶坊所座落的百年古宅
前身為九份礦坑長
人稱「阿瓠仔桑」翁山英的故居
更是具指標性的礦坑統籌中心
九份茶坊開業以後
茶坊主人咀嚼歷史、付諸藝術

 

金銀花

黃金,最直觀的聯想
就是金燦燦、亮晃晃的金元寶
使用三個金元寶的富貴剪影
中間嵌上一個吉祥的銅錢
組合成原創圖騰「金銀花」
綻放在各式原創設計的產品上
在九份茶坊遍地開花

 

金銀花圖騰典雅大方
簡約流暢的線條更顯時尚
金元寶不再俗氣市儈
融合傳統與現代
用新的語言、說老的故事

金銀花壺承

 

中國五行中說的「金生水」
產金之地總是多雨
茶坊主人夫婦將金和雨
熨貼在他們的生命軌跡
將元寶畫成花、雲化作如意
賦予全系列設計「好運器」的含義
透過原創的符號
讓造訪九份的旅人們
拾起幾縷礦山昔日繁華的迷夢

 

金銀花壺具組 設計稿

 

經典產品簡覽

金銀花易泡茶具組止滑壺基隆山茶具組金銀花白柚壺金銀花銅熱墊金礦門神酒精燈

金銀花易泡茶具組

簡單易泡的蓋碗式茶具
清潔收納方便,瓷器沖泡更顯茶香。


 

止滑壺

不用繫繩也能防止壺蓋脫落
工夫茶沖泡輕巧好上手。


 

金銀花熱墊

三個金元寶組成金銀花造型熱墊
有特殊斷熱設計,別緻精巧又耐看。


 

金礦門神酒精燈

以九份特色礦工造型門神浮雕裝飾
銅製材質更加安全耐久。


 

金銀花白柚壺

圓渾討喜的白柚外型耐明火直燒
的陶土配方,煮水更添韻味。


 

九份茶坊|角落故事

角落故事

骨董菸酒櫃

那個黃金滿山的年代
人人迷戀著小山城
每個紙醉金迷的夜晚
香菸冉冉 酒香四溢
鶯聲燕語 縱情嬉戲
談笑間 鼎沸人聲
剎然靜默
山城仍昂首
俯瞰海上的船泊
-
在務農為主的年代,外國香菸和洋酒,除了重要場合,平常人家很少會出現。更多的是贈禮,表示對對方的重視;或是有所請託。當時的店家,為了襯托其價值不凡,也紛紛訂做原木的展示櫃。有的搭配彩繪玻璃、有的原木精緻雕刻,讓我們至今也都還是可以感受其精緻細膩的做工。

T.R磚

光陰如梭
輕快地在紅磚上流轉
歲月將牆砌得益發穩重
看盡繁華風雲之後
還能敦厚地端坐

-
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為日治時期的一間公司,由後宮信太郎在1913年成立,從事磚、瓦等建築材料生產販售,在臺灣各地設有工廠。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在1918年合併了1914年才成立的撒木耳會社,成為臺灣獨大的煉瓦會社。
臺灣煉瓦所生產的磚塊的一級品會印有「TR」的字樣,為台灣煉瓦(Taiwan Renga)的商標,又稱為「TR磚」,當時許多重要的建築都以TR磚作為建材。
日本企業家後宮信太郎,在1925年借貸收購田中組的金瓜石礦山,被諷為「借金王」。但後來挖掘到本山五坑、並在1933年將礦山開採權轉給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後,成為了千萬富翁,而有了「金山王」之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尺二磚

遍地的磚紅色
沾染些許灰泥
就讓光陰流淌過去
他仍有些木訥地 站在那裡
不新不舊
無欲無憂
-
1989年茶坊主人接手時,尺二磚守著水池仙診所的地板,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基於安全考量與恆久經營,九份茶坊也經歷了數次整修。
雖然有些部分破裂,但更換之後,新舊更迭的陶磚,仍然陪著我們繼續前行。
尺二磚,顧名思義,是長寬皆為1尺2的方形陶磚,是一般古早時期所使用的建材之一。陶磚有耐磨隔熱的優點,高溫燒製後,具有高吸水率、低透光度的特性,是一種會呼吸的材質,能調節溼度,又能適度防滑;非常適合多雨的山城中使用。

八腳眠床

很久以前 還有那麼一點印象
偌大的老房
就像迷宮一樣
臥房有座紅眠床
是美好的休憩站
所有頑強
都能在此安放

民國初期,床鋪因多數以朱紅色油漆,稱之紅眠床。基本形式即床的三面有圍,四角立柱,上有頂棚,頂下四周通常還有橫楣。中國南方因它有柱四根而稱為四柱床;但台灣一般稱之八腳眠床。
八腳的意思有二意:一是指其床底架的結構共有八根腳;即二組床架組合而成。另一說法是指除四面圍之外,還要有罩在其外的花罩而形成完整的方形結構;則架外罩共有八根立柱的關係而稱為八腳眠床,是較考究的作法。
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物辭典

獬豸

世間的慾望太過炙熱
讓自己靠近水
汲取一些冷靜
固執地守著
空氣中飛散著如絲般閃耀的
細碎的善意

為中國傳說中的神獸。外觀似羊似鹿,頭頂正中有長獨角,雙眼炯炯有神,有短尾,尾巴像蝸牛,還有羊蹄。獬豸喜歡居住在水邊,性情忠貞,與生俱有辨別是非,公正不阿的本能。我國憲兵軍服右臂都會縫有獬豸及「憲兵」字樣臂章,以表公正廉明、忠貞職守之意。這一對獬豸在因緣際會中,被茶坊主人在台中的骨董店發掘後,多年來一直鎮守著店頭,提醒著生意興隆、歷久不衰最重要的道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桃園三結義 三尊戲偶

臺灣布袋戲學者吳明德在《布袋戲名稱考述》中,以布袋戲之「布袋」是因早期單人式布袋戲,以肩擔戲演出時收放道具的大型布袋,此布袋在演出時可當作遮蔽主演身軀的布帷,讓觀眾留下鮮明的視覺印象,遂稱之為「布袋戲」。
但「掌中戲」才是業界布袋戲團普遍的共識,因為傳統掌中戲偶全高約八寸到一尺,約四、五兩重,比手掌稍大;但是民間俗稱仍以「布袋戲」為主。
茶坊店頭的三尊掌中戲偶,可明顯看出是男性角色。其中一尊臉面潔白留有長鬚,另外兩尊則是花臉且皆有鬚髯。
白面者,即是布袋戲角色生、旦、淨、末、丑、雜、獸七大類中的「生」角,屬於文生並且是有黑鬚的老生,通常飾演劇中之文官、王爺、朝臣等角色。因此可以確認是桃園三結義中劉備的角色。
另外兩尊花臉則是「淨」角,俗稱「花面」,亦即「大花臉」之意,一般都是武將。外型威猛、身穿戰甲,威風凜凜。有著紅大花臉的即是象徵剛正忠貞的關羽,而黑大臉則是脾氣暴躁兇猛的張飛了。
從茶坊開業至今,這三尊掌中戲偶已佇立店頭數十年。他們不再擔綱主演,而是從演員轉變為觀眾,俯瞰門店川流不息的來客。在2020年的疫情爆發,九份茶坊整修時,日漸褪色陳舊的衣冠,也由茶坊主人,一針一線,帶著感激與慎重的心情,歷時數個晝夜,才終於修復完成。

福州杉

杉木在台灣的木材市場上常稱為杉仔,材質優良。樹形優美,是優良的觀賞樹種。也因為生長快、伐期短,是加工、傢俱及建築的良材。老屋在茶坊主人接手時,屋頂梁柱即是使用整根杉木來作支撐;牆面也是以杉木作為板材。無奈九份天氣多雨潮濕,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有木料腐朽時,即會局部抽換成台灣扁柏老料,來進行補強與穩定結構的工作。

謝籃

是指台灣昔日民間喜慶時常用的容器。敬神、婚慶、送禮、壽辰慶典或祝壽時,盛裝禮品、水果、食物的竹編或籐編禮器。除了以精緻的紋飾編製外,更考究的則塗上珠漆,並繪以吉祥圖案。大型謝籃主要用在結婚、祭神時使用。中型謝籃則用在議婚、選定黃道吉日。小型謝籃是在招待賓客時使用。
台灣俗諺「提籃子假燒金」中的「籃」就是謝籃。是指以前未出閣的姑娘,提著謝籃假裝前往廟裡燒香,其實本意是要外出會情郎,所以才打趣地以「提籃子假燒金」來調侃醉翁之意不在酒。
資料來源: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茶桶

歡慶的日子很多 但今天
是難得被容許喜形於色的一天
先輩們總是殷殷切切地告誡著
要含蓄 要內斂
尤其是感情 要深深藏起
把溫度留著
才能暖一輩子

婚禮宴客時會奉上熱茶事項來的傳統。但在保溫技術尚不發達的早些年代,就是使用木料製成桶狀,用來放置特製的大茶壺,並於茶壺與茶桶之間包覆毛巾等布料保溫。充滿古意的茶桶上還寫有碩大的雙喜,時至今日仍能讓人感受到婚慶的喜悅。

邱錫勳柏油畫

茶坊主人收藏的原作,各式逗趣靈動的柏油小礦工,出現在咖啡杯、茶濾杯上,也能在九份的街頭看見。
邱錫勳是台灣的漫畫家,筆名為山巴。其漫畫人物歪七扭八的怪模怪樣造型,讓讀者噴飯,滑稽突梯的演技叫人拍案叫絕。1968年後,他認為人類歷史悠久,東西方藝術卻只侷限在少數作畫材料,揮灑的空間和原創性當然有限,因此想從新的材料上,走出新的可能。
由於九份多濕,過去居民在屋頂常以柏油塗上毛氈防雨,一次散步時,看到工人正將燒熔的柏油潑淋路面上,流淌的線條有種美感發生,於是跟工人要了一點柏油回去試驗,不過很快地,邱錫勳發現柏油的效果並不如預期,不是過程中凝結速度難以掌握,就是柏油在畫布上的黏著性極低,往往乾了之後產生龜裂,後來還是專長化工的朋友協助,才克服了材料的問題。
以瀝青作畫,竟畫出全球獨一無二的柏油畫。這個創舉讓他名揚國際,獲教宗、各國總統接見,並獲各國邀展。
邱老師多方記錄關於臺灣的風土民情,而居住在九份更該為在地留下紀錄。因此作品多取材自我們熟悉的場景,市場揮汗煮食的麵攤、廟會酬神的野台歌仔戲、九份礦工掘到金礦的歡欣剎那等;以藝術家的眼睛,為我們留下畫面。

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993年的九份,還不像現在視野幾乎都被建築遮蔽。當時的九份茶坊,放眼望去就是一整片的山海美景。因此蔣勳老師來到九份茶坊品茗觀景有感,而以瑜珈的姿勢,提筆寫下念奴嬌贈與茶坊主人。

贈翁山英書畫

四君子中的竹,細看會發現是用手指所繪,是所謂的「指畫」。落款葉鏡鎔,是日治時期著名的書畫家。而題字贈與的對象,正是老屋第一任屋主翁山英。
九份停止採礦後,十室九空,繁華不再。老屋在現任屋主、也是九份茶坊主人接手後,重新整頓了一番。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人帶了這幅畫來拜訪,說是能找到實屬難得,只希望物歸原主,不求分文。茶坊主人不願平白收下;那天正好賣了一幅畫,就把賣畫所得拿來換回這幅指畫。畢竟讓老件物歸原處,也是美事一樁。
葉鏡鎔,字漢卿,1876年生於新竹縣湖口鄉。年輕時服務於警界,未幾辭職賦歸湖口故鄉,專注於自幼興趣的書畫。自從師事黃瑞圖(雲池)之後,畫藝突飛猛進。葉氏善繪竹蘭,書法表現亦頗可觀。1895年乙未之變,家宅燬於兵火,他為避戰難而僅憑藉一杖一囊遊遍全島。若遇宿食無貲時,即懸其畫作於旅社門首,等待識者求索而不計值。大正七年(1918)起葉氏活躍於藝壇,屢次獲邀參加《臺灣日日新報》之「台日名家紙上書畫展」,從此漸露頭角,足跡遍於台灣遠及日本,其「指書」、「指畫」亦稱一絕。日本昭和天皇尚為太子時,曾在大正年間來台遊覽,於是總督府邀集代表台灣風格之文物供其御覽,而葉氏之水墨畫亦在其中。
資料來源:日治時期日人與台人書畫數位典藏計畫

金銀花圖騰

九份從前是產金的聚落,一座小小的山城,承載著太多關於富貴的美夢。
採礦停止了以後,夢就隨著變幻莫測的雲朵、山嵐和海風,一點一點地消散了。
留下來的人們,謹慎地撿拾著自己的影子,沿著陡峭的長梯,撐著一季的雨,一階一階往上。所有關於淘金的記憶,只剩繁華曾佇足的印記,還有故事和諺語,在人們口中流轉。
有一天,逐靈感而居的藝術家游牧來到這裡的時候,當年的喧囂繁盛雖然已經煙消雲散。但善於捕捉美的眼睛,從荒城的迷霧中,還能窺見些許繁華曾經的輪廓。
茶坊在一九九一年的隆冬開幕,山城的榮光也即將迎來第二次的春天。藝術家將冷硬的金石,化為可親的元寶。由一化三,綻放出一朵朵雅俗共賞的花朵;喚名金銀花。
金銀花是傳統中藥材,能祛溼解熱,和茶有著相近的功效;又名忍冬。
忍冬、忍冬,忍過了冬天,就是春天。忍過一個又一個的冬天,就能迎來一個又一個的春天。
所以就讓金銀花盛開吧。盛開在原創設計的精緻茶具上,盛開在古老茶坊的幽靜角落裡,盛開在九份茶坊的四季流轉,生生世世。

茗茶與茶點

茗茶與茶點

茗茶與茶點

茶是土生而土長, 可以解旅人的渴滋文人的心品人生的味

一九九一年
洪志勝將茶文化導入九份
茶樓繼酒家之後讓九份再度城開不夜
就著主人匠心設計的各式茶具
沖泡應時新茗或典藏老茶
花香喉韻各具奇趣
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氛圍中
茶比酒更醉人

 

體驗九份茶坊獨特的茶文化

 

杉林溪烏龍

屬輕焙茶,海拔1800公尺,茶葉特性帶點花香,留在口中回甘持久。

 

炭焙東方美人

經過小綠葉蟬著涎,有天然的蜜香及熟果香,較接近紅茶的做法,口感甘甜醇厚且耐泡。經過五天龍眼木炭焙製成,存放愈久愈樸拙內斂。

 

 

 

 

紅水烏龍茶

有別於現代凍頂的做法,以傳統繁複工序製成,茶湯滋味厚重,可當陳年茶典藏。

 

桂花金萱

季節限定茗品,以當季的新鮮桂花與金萱茶葉一起輕焙,帶有天然淡雅的奶香與桂花香氣。

餐點

凍頂茶梅

嚴選南投鹿谷手釀茶梅,附帶原汁原味的茶葉,也適合配熱水泡梅茶,可感受真正的好滋味。

 

 

 

台灣傳統老菜脯

經由時間的淬鍊,原本再普通不過的蘿蔔,以糖和鹽醃製陳年之後,外觀由白轉黑也不再辛辣刺激,不需刻意強調民間流傳的神奇保健妙用,她自會用獨特的口感和溫潤綿長的餘韻征服您。

竹炭花生

竹炭粉裹著花生,外殼酥脆且擁有飽滿香氣的花生米。

 

鳳梨乾

比鳳梨酥更原滋原味的鳳梨乾,輕鬆享用台灣水果更無負擔。

芒果乾

台灣芒果冰風靡全球,低溫烘焙將新鮮美味鎖住,

讓您隨心所欲的享用。

藝術家 洪志勝

洪志勝

九份茶坊負責人 │ 藝術家

黃樹林裡分岔兩條路,而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使得一切多麼不同

一九八九年,洪志勝決定到九份定居,
「做我自己想做的,完成自己的夢想」
那一年,他二十八歲,山城,成為創作的繆思地。

 

水湳洞・茶壺山冬霧|73 × 61 cm|2010

 

水湳洞・基隆山春霧|73 × 61 cm|2010 - 2011

為藝術逐水草而行

五年級的前段班,彰化芬園鄕下子弟
讀了四所國小,二所國中,從彰化到台北,
匱乏的年代,童年就開始半工半讀
人家考大學,他跑去考駕照
理性叫他把生計顧好;感性卻拉著他畫畫
兒時「我的志願」一是當農夫;另一個是畫家
農夫沒當成,但也像農夫趕牛,為藝術創作逐水草而行

 

基隆山・潮境公園|73 × 61 cm|2011

畫友說,洪志勝左手可以賺錢
右手可以畫畫,魚與熊掌無法得兼
所以他的人生,一階段專心營生
夠了,便放下一切專心畫畫

畫家有兩種,一種是不畫會死;一種是不畫會癢
洪志勝有摯友像前者,但他是後者
是那種不拿畫筆手會癢的人
是那種沒有聞到油畫顏料味會渾身不自在的人
人稱他是藝術家
但他說,他是繪畫工作者、畫畫的人

很多工作只要九成努力,一成天份就可以
但藝術工作則要有七八成的天份
藝術創作很像農夫趕牛
靈感像水草,哪裡有草就往哪裡去
洪志勝的藝術創作之路分段接起
載著顏料、畫具循著靈感到處去,甚至畫到大陸
還是覺得,以台灣為主題,畫起來有味道、有感情
大陸風景雖美,沒有感情
桂林山水畫起來便很平,桂林山水像人間仙境、像天堂
但卻離我們太遠,總是不實在、不踏實

 

九份・輕便路|65 × 53 cm|1990 - 1996

 

九份・豎崎路|54 × 46 cm|1990 - 1996

一九七九年跟著油畫老師到九份畫畫
一路顛簸上山,昏沈中閒晃九份
更催化了對九份的一見鐘情
房子很多、很美麗,人都哪兒去
那時哪知這是黃金的故鄕

工作賺錢去了,九年後重返
九份更寂然、更蕭瑟,靜悄悄的
好像飄在空中的美麗山城,帶著一點悲愁的味道
直到夕陽西下、街燈亮起,朦朧加深了九份之美
洪志勝當下就決定要在這裡有處居所

 

九份|53 × 65 cm|1990 - 1996

 

老宅子,新主人

尋路暫借問,看中了一間殘破大房子
從此旅人不再是過客,九份第二春開始萌芽
老宅子,如今是文化局登錄入案的歷史建築
曾是九份坑長統籌中心
人稱阿瓠仔桑的翁山英,號召淘金者定居九份
成就九份繁榮的基礎
後來改為水池仙診所,是九份唯一的內科診所
許多老一輩的九份人,都是在這幢屋內出生
如今是九份茶坊
帶起到九份喝茶的風氣
也為山城與藝文,加深了連結
歷史果真是一連串如此的偶然
而且,還在一路寫下去

畫友們笑談著
上一代的藝術家都會到淡水;這一代的藝術家都會到九份
畫九份的畫一定賣得掉,因為這裡是黃金的故鄕
淡水是前輩,九份成了接班人
老一輩的畫家沒畫過淡水,不能稱為畫家
新一代的沒來過九份畫畫,不能算是畫畫人

淡水有老街有歷史
海港有山城的味道;還有夕照入畫
九份畚箕形的山勢
滿是礦工文化;五萬人在此生活打拚過

 

九份・烏勢巷|53 × 46 cm|2004

 

九份基隆山・夏|46 × 53 cm|1990 - 1996

 

九份好似繪畫者一個很重要的洗禮
畫畫的人從此成為畫家
要畫九份,待上三個月都不夠
一住就要好幾年
要融入土地、人與景
要情感有所交流
才畫得出內涵、畫得出故事

拍電影的、寫作的、畫畫的人
都愛拿九份作背景、當題材
九份之景,有層次,近、中、遠
所以耐看
九份的人,有故事、有人味
所以更耐尋味

雞籠山,是基隆山的别稱
位於台灣東北海岸,是一座錐形的死火山
安山岩遍布,形狀特殊呈雞籠狀
東北角海上的明顯地標
既是台灣的龍頭山
也抵擋東南颱的侵襲
默默守護山城子民,是水金九地區的風水地
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

 

基隆山|65 × 53 cm|2004

自一九九一年將畫架落腳九份後
為了全心打理店務
每天爬兩趟基隆山來自我鍛鍊
數十年來不變的茶坊主人
將生活寄情於畫筆
將生命繫縈於雞籠山的傳奇
基隆山反映了他人生的過渡
面對同一座山
畫下不同角度
也隱含自我心境的轉換

 

金瓜石 · 基隆山|61 × 73 cm|1990-1996

 

從樹梅四號坑看金瓜石|53 × 46 cm|1990 - 1996

從不停戰鬥的年輕氣盛
到思索著「慢慢來」的沉穩心態
筆下的基隆山
也從濃重的肌理、跳躍的色彩
轉變為溫柔輕淡、用色沉穩

如同喝茶般
年輕時愛喝青茶,高香飄揚
現在他喜歡喝老茶
品嚐人生的另一種滋味
低調的靜謐與悠遠

九份山頂上觀山城日落|53 × 46 cm|1990 - 1996

 

年輕時畫畫,執著於無瑕
年歲漸長,才明白大江大海固然壯闊
但小花小草、小貓小狗
也自有一番意趣
預想的輪廓,可以不被填滿
失誤,也不一定要抹除
想畫就畫;沒空,就把筆放下
靈感可以奔騰、時間可以留白
隨興自在,原來不完美
也是完美

年輕時他的畫很狂
蔣勳就曾形容「好像要把大山大水吞下去」
狼吞虎嚥地,仗著自己正值少壯
大塊肉吞得下、消化得了
便什麼都要收進畫裡
就像可以不歇息的戰士
與命運不斷爭鬥、從不投降
一張畫經常一、兩小時就完成
他往往先觀察,再在腦海中構圖
一沾上顏色,就快筆落下
從不先打稿、不調色
使用原色和大色塊
濃重的肌理鋪陳出最直接又張狂的創作風格

採蓮蓬|91 × 73 cm|1990-1996

 

基隆山日出 · 一家四口|73 × 61 cm|2006

 

進入婚姻是人生最大的轉捩點之一
因為二零零零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一夕之間風雲變色
本來抱持獨身主義的他
開始思索
生命中需要一個
能彼此了解相互信任關心與支持的伴侶
於是,他飛去日本
將當時的女友帶回來結婚
緊接著第一年小孩就出生

看著孩子的小手小腳
心中五味雜陳
第一次感覺到惶恐
結婚與小孩出生
增加了心中的負擔
不同於單身時自由奔放的生活
突然要為了小孩、家庭
為了奶粉錢、教育費
為了顧好自己的家
他終於停止漂泊的生活
真正窩居在山城
卻也意外地
開啟了不同階段的創作人生

我要蠟筆|53 × 46 cm|2001

台灣水果|115 × 115 cm|2014

 

結婚頭兩年
對於畫畫的慾望倏然地消散
結婚生子一連串事件
讓他的作品大減
幾乎停頓
此期間,他練書法、隨意塗鴉
在陪女兒畫畫時
接觸到蠟筆、素描
有時外出還要背小孩、帶奶瓶尿布
就將自己畫畫的工具減少
只得隨手素描

開始使用蠟筆畫了一段時間
等到重新創作時
蠟筆、炭筆的筆觸
便自然而然成為新的一部分
使用的素材,都是生活的延續
因此蠟筆系列大量出現
偶爾交錯炭筆線條
顏色肌理,大大不同於以往
透過薄塗,一層層不斷地加疊
半乾後再塗
一張畫要畫上好幾天
將顏色細嚼慢嚥
散步般閒散
卻堆砌出更有質感作品內涵

一家三口|61 × 73 cm|2004

母與女|73 × 61 cm|2008

 

早期的畫中
人,是他最少描述的題材
偶爾僅幾筆帶過,甚至刻意避開
隱喻了人的生死對應宇宙的渺小與卑微
從小在社會最底層被踐踏著長大的他
看盡人性的醜陋
隨著年紀漸長,才慢慢釋懷
作品中陸續出現了自己的妻子、孩子
細細描繪的输廓與神情
展現出他最溫情的一面

「我以前瞧不起畫花草的人;
   現在,我迷上了花草。
   一朵花,裡面就有一個世界。
   以前覺得畫花草太柔軟。
   結婚有小孩後,本來站得高高的;
   現在是坐著、蹲著。發現小草小花的世界,
   回到最初的起點。」

月桃|73 × 91 cm|2018

好采頭|73 × 53 cm|2015

 

二零一一年前後
父母親相繼生病
這讓他在等待、焦急、害怕中
只能透過塗鴉來消耗時間
白天在茶坊工作
晚上就塗鴉一直到天亮

花草成為常見的元素甚至是主題
單調的生活讓他領悟
「幸福就在身邊」的道理
青花、書法出現在畫作中
反映他的生活寫照
由於擔憂,晚上輾轉難眠
就用油畫顏料在畫布上寫書法
整張畫布佈滿了草書
在練習線條之際
也平緩了自己的心情

「以前不喜歡書法、青花,覺得太呆了
有了小孩,反而很喜歡青花的描繪方式。」

大家都下班了
就將同事買來的時節花卉畫下
圓仔花、月桃、野牡丹
昭和草、日日春、芒草、九重葛
剪一段下來,懷著赤子之心
一筆筆細細描繪
即使水金九的樣貌、內涵、人文有所改變
花草世界卻還是極為旺盛
展現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市下巷 · 九重葛|80 × 80 cm|2011

綠色菊花|88 × 88 cm|2010

 

懷抱著赤子之心 追求感官和心靈的唯美生活
旅遊和閱讀豐富了他的創作視野
也讓藝術真正的融入生活
洪志勝是用在地色彩,寫出心情日記的台灣藝術家

「我很喜歡這張畫,它反映了我的人生狀態。
那時心煩意亂,沒有畫畫的感覺。
每天就一直在塗抹、打底
反覆堆疊達十多層,如同修行。
最後,用青花的方式描繪,也延伸出後來的青花系列。」

同一張畫布,透過打底塗抹掉書法痕跡
意外成為油畫的肌理
加上開始跨足文創設計
從早到晚投注心力在茶具設計上
自然而然就在畫布上畫下造型不同的瓶身
也隱含了長住山城的心情寫照

各式常見花草,從一開始的寫實手法
到後來只留下輪廓
更呼應內外交錯的虛實感
融合青花、書法、山海、設計的畫中畫
層層堆疊,鋪陳出豐富的意象。

大竿林 · 圓仔花|80 × 80 cm|2011

花開了、謝了

蓮花一生|73 × 91 cm|2016

女人終其一生
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
年華老去青春不再
對於女人的犧牲奉獻
這樣的感動
一如春華秋實隨著季節更迭

花謝了
雖是謝幕
卻也預約了下一個春天的來臨
而人類也和萬物一樣
生生不息

——洪志勝 2015

空間

茶坊空間

穿屋巷|街屋|黑紙厝
 

九份茶坊由面臨老街的雙併連棟式街屋,和可通豎崎路的石砌兩層洋樓組成,遊客摩肩接踵享受基山老街店家爭奇鬥豔的聲光洗禮,穿過人潮來到142號門前,玻璃簷下的植栽和「翁山英故居」解說牌首先閃入眼簾,讓視線穿過刻劃著歲月風霜的檜木窗櫺,室內的燈火襯著天窗灑下的天光,和爐煙水氣交織成一幅似乎不是這個世代的浮世繪,一字排開的燒水壺告訴來客這是九份第一家茶樓,讓第一次造訪的客人彷彿走入老時光隧道。

 

一進門就能看到古早的梳妝台,還有深淺不一的木質色調,心立刻靜了下來。

 

 

 

 

 

 

 

 

 

 

 

 

 

保留原本廳堂和廂房的結構,福州杉木板牆上也是傳統的礦漆。

 

古厝獨有的磨石子外牆,是二戰後流行的裝飾手法,樸素美觀又能保護砂岩結構。

 

腳步來到通往後進洋樓的木梯口,映著天光腳下由石磨疊成的循環水潺潺下,
池中的錦鯉閒適的咬著如珠簾垂入池中的黃金葛。

 

 

 

 

 

九份茶坊主人維護這歷史建築用心,為確保樑柱結構安全,
採鋼鐵框架結構支撐,並以油畫打底手法柔化鋼鐵的冰冷感覺。

 

 

 

立於石頭公上的陶貓們

 

 

八角茶屋

 

八角茶屋一隅

 

 

 

top